七星彩杀号专家2元

物流科技的未來:科技不是核心競爭力,而是準入門檻

時間[2023-03-06] 共閱[ 774次]


1、企業降本的二次變革原理分析

科斯說過:當市場交易成本高于企業內部的管理協調成本時,企業便產生了。企業的存在正是為了節約市場交易費用,即用費用較低的企業內交易代替費用較高的市場交易;當市場交易的邊際成本等于企業內部的管理協調的邊際成本時,就是企業規模擴張的界限。

1.1 [敏感詞]次變革:物流企業替代企業物流

物流的概念誕生至今已100來年,物流企業的產生是制造業物流內部管理成本大于外部交易成本的結果。本質上是貨量多了之后,企業內部的管理成本隨之上升,當達到一個臨界點時,巨大的管理成本會使得企業發展受限。此時,貨主將資金、人力、物力投入其核心業務,將非核心的運輸業務則進行外包,從而達到降低自身管理成本,促進自身核心業務快速發展。

物流企業通過收多家貨主的貨物,可以獲得不斷的貨量突破,而物流行業具有典型的高規模效應,貨量的增長有效降低了邊際成本,從而帶來了物流企業的快速發展。

1.2 第二次變革:科技替代人,用固定成本投入替代變動成本

第三方物流興起后,相互之間會進行競爭,價格戰的原因使得物流企業利潤被嚴重壓縮,不少企業不幸落入倒閉的深淵。面對運費不漲而客戶服務要求變高的問題,價格戰必將長期持續下去,物流企業會慢慢考慮在高服務質量的基礎上將流程優化、技術優化,使得效率提升,保證自身具有持續競爭的能力。 物流技術的出現,實際上是以機器的固定成本替代人力的變動成本。在業務量上升的過程中,隨著機器數量的增加攤薄了固定成本,降低了邊際成本,從而起到總成本降低的效果。

以庫內掃碼為例,假設安裝一個掃碼儀需要1000元,當一個轉運中心每天的貨量為1000件時,一人一天1000件,工資發100元,這時,掃碼儀的成本高于人工;當每天貨量上升至10000件,需要10人,工資上升到1000元,與掃碼儀成本持平;當貨量上升至10萬件甚至以上,而轉運中心多只能容納50人,機器設備則可以批量增加,從而分攤固定成本。

2、物流科技的應用

2.1 按專用性分為:物流專屬科技和其他行業通用科技

按照物流科技的專用性,可以將物流科技分為物流專屬科技和其他行業通用科技兩類。物流領域專屬科技包含節點上的分揀AGV、快遞柜、無人配送車,運輸過程中的智能掛廂,還有運輸、倉庫、車輛調度管理系統等;而其他物流技術就比較通用了,像搬運AGV、無人叉車可以應用到制造領域中,無人駕駛可以應用到乘用車領域,5G、RFID以及其他數字化系統也是可以應用到各個不同的領域中。

2.2 按場景分為:節點科技、運輸科技、管理科技 按物流作業場景不同可以將物流科技分為節點科技、運輸科技以及管理科技三類。

(1)物流節點:科技替代人工,提升運營效率 過去,物流企業在物流節點上的操作都比較傳統,倉內采用人工分揀搬運的方式,后端派送如果客戶不在還要把貨物拿回去再派。而現在,物流企業對交叉帶分揀機、AGV以及末端快遞柜的應用,使得整個物流節點上的運營效率發生了一次質的變化。

① 倉內人工分揀轉變為機械半自動化階段 交叉帶分揀機其實早應用于美國快遞企業UPS倉內,是由小皮帶機組成的一套成熟的分揀模塊,形成環形的交叉分揀體系。這套體系中除了前端裝卸貨、中間供包和扎帶等關鍵節點上需要人工操作外,其他搬運、分揀均由機器完成操作。隨著國內電商發展迅速,貨量逐漸增多,由此國內引入分揀帶,成功將純人工分揀引入半自動分揀階段。

在應用端方面,交叉帶分揀機一般占地面積比較大,可處理大中型的貨物,對于大規模包裹的處理效率較高,適用于面積較大、貨量較大的快遞、電商、制造業客戶。企業應用了交叉帶分揀機之后,從人工3小時分揀1萬件到1小時分揀1-2萬件不等,提高了分揀效率,且分揀誤差也縮小到了0.01%。

 在供應端方面,目前國內快遞行業都在應用交叉帶分揀機,設備供應商領域其實還是比較分散,沒有特別大的巨頭出現,主要有德馬、今天國際等上市企業,也有金峰、欣巴、德沃爾興、普羅格、紫宏等企業各自為營。

 ② 全自動小車分揀階段 AGV應該是2014年開始變得火熱的,利用二維碼、磁帶、激光等導引技術揀選貨物。由于成本較低,國內常見的是用二維碼和磁帶導引的分揀小車。

在應用端方面,AGV按載貨功能的不同分為:叉車式、軌道式、牽引式、馱舉式、揀選式以及機器人式。AGV可以連續大量的分揀貨物,雖然在貨物的體積、重量方面有一定的限制,但斷點續傳的特點使得其出現在許多電商、快遞、甚至服裝、醫療等產品體積比較小的企業倉內。

在供應端方面,國內的AGV企業包括上市公司海康以及工業機器人巨頭新松,還有極智嘉、快倉、歐凱、國自、馬路創新、井松、立鏢、艾瑞思、海通、木蟻等主要做AGV分揀小車的企業,還有像打入快運領域改善人工搬貨的無人叉車智久。

③ 快遞柜提升收派件效率 隨著電商件的高速增長,快遞員已經無法滿足末端的交付需求。上班黨或學生更多的收件需求是在晚上,而快遞柜的出現,極大程度上解決了快遞配送末端的交付問題,24小時的「派件能力」提升了末端交付效率,分攤了快遞員的派件壓力。另外,快遞柜增值的寄件服務將區域狀分散的寄件需求集中化,降低了快遞員上門取件的時間成本,有效提升了取件效率。

在供應端方面,國內快遞柜市場較為集中,兩大巨頭豐巢與速遞易共有20多萬組快遞柜,占據了九成的市場份額,還有如京東、菜鳥自營的末端快遞柜,以及江蘇云柜、富友收件寶、近鄰寶等三方快遞柜。

(2)運輸:科技提升運輸效率,解決交付難題

智能掛廂、無人駕駛、車輛調度系統的應用,讓物流企業的干線運輸階段越過了一個新的臺階。

① 智能掛廂重塑配載新模式 為了[敏感詞]化提升牽引車有效利用時間,減少在轉運場外的等待時間,近幾年甩掛運輸普遍被運用。然而國內對于甩掛運輸的理解僅僅停留在管車的階段,缺少了對甩掛的管理。甩掛不僅是將車頭與掛廂進行簡單的組合搭配,更需要對掛廂進行信息化的升級。

智能掛廂的應用是給掛廂安裝GPS以及自動量重量方功能,不但可以實時對貨物進行定位保障安全,另外還能夠提前對貨物進行重泡比搭配,提升了裝貨效率。 在供應端方面,國內主要代表性企業有G7、克諾爾以及各大掛廂制造商、租賃商,都對掛車進行了智能化的升級,提升了干線運輸中的運營效率。

② 無人駕駛直接降低干線司機成本 無人駕駛商用車是利用攝像頭、雷達等傳感器,通過高精度地圖的輔助,實行「無司機」駕駛運輸的技術。長途甩掛的車輛,通常需要往返兩個司機來運行,通過無人駕駛的應用,貨車只需要一名司機,甚至隊列編組車隊只需要頭車擁有一名司機,極大地降低了日漸趨升的人力成本。

從司機需要進行的輔助操作程度分為L0-L5級別的等級標準,目前國內的主流技術已經到達了L3級別,駕駛員仍需對周圍環境進行觀察及處理,L4級別的技術已經應用到港口、礦山等封閉場景內,僅需要司機對緊急情況進行處理,代表產品有重汽T5G電動卡車、一汽解放J7、東風天龍重卡等。

在供應端方面,國內現有無人駕駛商用車開發的玩家眾多,有科技公司嬴徹、圖森未來、智加、智行者等;有專業地圖企業四維圖新、百度、高德等;還有各大主機廠也紛紛投入無人駕駛商用車的研發。

2.3 管理:數字化管理系統提升信息流傳導效率

數字化系統可以滿足多重業務的個性化需求,靈活處理多重業務流程。數字化系統主要分為訂單OMS、運輸TMS、倉儲WMS、RFID以及車輛調度系統,加強了信息流的傳導效率,改變了傳統管理方式,幫助企業提升內部運營效率。

(1)OMS提升訂單處理效率

OMS訂單管理系統幫助企業建立訂單全程的執行、監控和KPI考核體系,直接對客戶的訂單進行處理,并跟蹤進行動態反饋,節省了原本人工管理的運作時間和成本,使得客戶可以得到全面的訂單服務體驗。OMS系統可以對不同渠道的訂單進行統一處理,提升物流企業在訂單管理方面的運營效率。

(2)WMS提升貨物存儲以及出入庫效率

WMS倉庫管理系統主要服務于倉內貨物的庫存盤點、流轉控制、出庫揀選,可以直接通過WMS進行庫存貨物的清點、發貨,完全替代了傳統的人工憑記憶找貨,提高庫內運營效率。

在出入庫方面,變革較大的是RFID讀寫技術,解決傳統條形碼掃描在距離、效率、穿透性、數據容量、壽命等方面的各種不便性。應用方面,RFID通過將貨物以標簽的形式讀寫下來進行收錄存儲,方便后續出入庫,在降低成本的情況下,提升了貨物出入庫效率。

在供應端方面,國內做得比較好的RFID企業有信達、航天信息、達華、思創、新開普、德鑫、遠望谷等,營收基本都過億,應用于各行各業。另外,還有一些企業改變了手持把槍的形式,提升庫內的運營效率,如華翔天成、艾韋訊、浩創。

(3)TMS解決運輸交付結算問題

TMS運輸管理系統為物流企業提供車隊管理、車貨匹配、貨物監控、交付及結算等服務。通過對TMS運輸管理系統的應用,加強了物流企業內部信息流傳導效率,提高了運輸效率,并實現對客戶全程可視化。

(4)調度系統分配運力,優化行駛路徑

在運輸過程中,車輛調度和路徑優化是兩個比較重要的變量,合理的調度和規劃,可以使企業在運輸過程中節約不少成本。如果要滿足即時的車輛調度和路徑優化,人腦是無法直接測繪這些數據的。此時,車輛調度系統的誕生,利用各大路由及車輛算法模型,進行優的車輛分配以及路由規劃,提升車輛運輸效率。

3、物流科技的趨勢判斷

雖然科技已在生產制造領域應用十分廣泛,但在物流行業只能算是起步階段,僅在流程標準化較高的環節使用。隨著物流科技的探索不斷深入,各家的做法也略有差異,個別企業傾向于自研自用,也有企業喜好在供應商中挑選適合自己的。在人們的預想中,物流科技會有很大一部分代替人的作用,但未來是否需要真正實現無人化,關鍵還是企業的成本投入與收獲的效益決定的。

3.1 物流公司不是科技公司,而是應用公司,大規模自建科技不合理

隨著企業業務多樣性的發展,絕大多數物流企業選擇「自己養IT團隊,自己開發系統」的運營模式。然而,在系統的選擇方面適用性更重要,物流公司僅僅只是科技的應用公司,科技的引入確實為物流企業在某些方面降低了成本,但物流企業不是科技公司,一味的開發系統不合理,反而會弱化自身的業務競爭力。

3.2 科技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是準入門檻

物流科技不是科技物流,科技確實可以在部分適用的領域幫助物流企業達到降本增效的效果,但科技不是目的,只是大型物流企業為自身建立多層壁壘中的一小層。縱觀通達、順豐、德邦、百世等巨頭企業,基本對科技的投入都在數億元以上。并不是所有物流企業都有龐大的資金去研發這些前沿性的東西,科技不能被完全重視,作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3.3 投入與產出[敏感詞]化才是解決企業核心問題的關鍵

所有智慧化的物流科技依然只能作為一種輔助工具進入物流行業,物流企業不能盲目的去捧熱點,引入根本不適用自己的自動化設備和系統,得到的效果反而差強人意。物流各個細分領域目前仍然處于激烈的價格戰階段,只有引進滿足自身投入與產出的[敏感詞]化的物流科技,真正做到降本增效,才能解決物流企業核心問題。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作者:朱敏杰

 
QQ在線咨詢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海運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鐵運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汽運

全國客服熱線
400-886-5665
重庆快乐十分-欢迎您 万能龙虎透视软件 新疆35选7 搜狐彩票-七星彩杀号专家2元 海南福彩网-助手 彩88网 海南福彩网-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