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3-23] 共閱[ 1988次]
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支持
2017年2月,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發布《商貿物流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基本形成城鄉協調、區域協同、國內外有效銜接的商貿物流網絡,基本建立起高效集約、協同共享、融合開放、綠色環保的商貿物流體系。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我國商貿物流標準化、信息化、集約化和國際化水平將得到顯著提高,商貿流通領域托盤標準化水平大幅提升,標準托盤使用率達到30%左右,先進信息技術應用取得明顯成效;商貿物流成本明顯下降,批發零售企業物流費用率降低到7%左右,服務質量和效率明顯提升;政府管理與服務方式更加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更趨完善。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經濟體系,進一步完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為物流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要求。
(二)全程供應鏈服務已成為行業發展的重點
現代生產、制造企業隨著社會化分工的細化,更加專注于核心業務及核心競爭力的打造,逐步將內部物流外包給第三方物流。隨著社會分工不斷細化、上下游行業競爭激烈,客戶對物流服務商的需求更加高端,要求物流企業能夠提供專業化、定制化、供應鏈一體化的物流服務,加強全產業鏈的掌控和服務能力成為了凸顯物流企業服務價值的關鍵,物流企業通過對整個供應鏈(從供貨商、制造商、分銷商到消費者)的各個環節進行綜合管理,促進整個供應鏈生態圈成本最優化和效率最大化。
(三)智慧物流將成為發展方向
帶寬能力、存儲能力、計算能力、人工智能的提升催生了數字化革命,使物流業可以廣泛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機器人等技術設施,實現智能化、自動化運作。從政策層面來看,國家出臺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互聯網+”高效物流實施意見》、《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等為智慧物流的創新與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基于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智慧物流將是現代物流的發展方向,將為物流業向平臺化轉型指明方向。智慧物流是物流行業提質增效的新路徑、發展的新增長點、轉型升級的新動力,目前正處于從基礎期向導入期過渡的重要階段,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二、不利因素
(一)物流專業化程度不高
目前,我國大多數物流企業仍按照傳統的物流體系運作,信息化水平較低,設備較為落后,運輸、倉儲、加工等技術水平也有待提高,專業化程度較低,未能達到現代物流的標準,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專業化、定制化物流需求。由于我國物流行業還存在布局不合理、業務分散、無法形成規模經濟等問題,物流方式較為單一,物流運行效率仍處于較低水平。
(二)物流成本較高
現代物流的快速與專業化程度的不斷提升,使我國社會物流效率逐步提高。國際上普遍以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例來評價整個經濟體的物流效率,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例越低,代表該經濟體物流效率越高,物流產業越發達。2009-2016年,全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由18.1%下降至14.9%,物流效率整體上呈現出提高態勢。但與發達國家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例約10%相比,我國物流成本仍處于較高水平。
(三)利用物流寄遞渠道進行違法犯罪活動
近年來,隨著物流行業在全國各地的蓬勃興起,不法分子利用物流寄遞渠道秘密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案件日趨增多,給公安機關的有效打擊帶來較大難度。當前利用物流寄遞渠道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四類常見案件:買賣槍支彈藥案、販賣毒品案、售假案、網絡詐騙案。
社會物流總額預測
2015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為220萬億元;2016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為229.7萬億元,同比增長6.1%;2017年前三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184.8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將達到257萬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6.20%,2022年將達到327萬億元。
社會物流總費用預測
2015年,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為10.8萬億元,同比增長2.8%;2016年,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為11.1萬億元,同比增長2.9%;2017年前三季度,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為8.6萬億元,同比增長10.4%。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將達到12.1萬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12%,2022年將達到13.7萬億元。
本文轉自中國投資咨詢網,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侵權,亦可聯系刪除。